银行为什么缺钱【央行万亿投放,银行缘何资金紧张?】
近期银行间资金面一路走紧引起市场的关注,7天加权平均利率从1.9%快速上行。2月8日起央行连续净投放资金超万亿,利率仍维持在2.4%之上。
今年春节前,央行提前重启14天逆回购并加大投放力度,最高约形成了2.2万亿元的到期量,按照节日效应,节后流通中的现金(M0)回流银行体系,将使得资金面由紧转松。
但是,银行间为何突然缺钱了?
流动性的春节效应
流动性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十分显著,春节效应更是年初流动性的关键。
从资金的需求来看,居民与企业等实体部门在春节前均具有较为强烈的取现需求,银行表内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和库存现金转变为流动中的现金(M0),导致银行流动性具有较大缺口。而节后资金回流,流通中的现金(M0)又重回银行体系,使得资金面由紧转松。
与此同时,考虑到春节时点通常在1月末附近,1)商业银行“抢信贷”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1月是传统缴税大月。3)2019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节奏前置。这些都会给资金面带来较大的压力。
因此2015年之后,央行开始通过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出TLF、CRA以及定向降准等临时性流动性的补充,同时适时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逐渐“熨平”了春节效应对资金面的波动。
今年春节前由于流动性市场波动较大,央行提前重启14天逆回购,并逐日加大7天和14天逆回购的投放量来对冲压力,使得1月的投放在最高形成了2.2万亿蓄水池,在历史同期属于相对高位。
春节过后,理论上实体取现需求(M0)将重回银行体系,那么央行也开始了常规的回笼流动性的操作。然而,银行间的资金却快速收紧了,银行间7天的加权平均利率迅速升高到2.4%以上。
银行缺钱了。
银行为何突然缺钱?
从8日起央行连续投放资金,三日合计净投放了1.05万亿。银行间利率仍维持偏高。从目前的水平来看(下图),异于常规季节性水平,当前上行高点尚且与去年类似,但更快波动更大。
对于银行缺钱的原因,目前市场主要有两类判断:“摩擦性缺钱”和“复苏性缺钱”。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等相对倾向于认为缺钱的原因来自于“摩擦性缺钱”。即春节后逆回购资金回笼与 M0 回流银行体系速度差引起的“流动性摩擦”。
【中信】:M0回流与逆回购净回笼间的流动性摩擦是主要原因。
End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