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power【中小IT民企的招聘渠道选择】

对于不少创业阶段民营小企业来说,生存是靠前位的,相比较销售部或者研发部,人事部门往往还是被看成是纯消耗性部门,谁有空谁顺带做做,也就交个社保公积金而已。即便发展成了中小型企业,人事部的功能也还是定位在事务性处理,出现问题善后应付上。作为努力追求职业尊严及个人价值的HR来说,如何把工作做的更主动,更防患于未然,会在未来决定个人在公司的影响力或者是职场的含金量。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每一块都值得深挖,其中招聘,培训,绩效更有技术含量。

近年来,人才供给更少的90后逐渐步入职场,互联网行业持续高温不减,IT市场人才供求状况表现出明显供不应求,以移动互联网开发岗位为甚。现实状况对非知名中小民营企业的招聘提出了很多挑战,如何快速有效的吸引到目标人群,是HR招聘的靠前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抛砖引玉,探讨招聘渠道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传统招聘网络平台渠道

全国性的主要指: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不要问为什么漏掉了中华英才。)

地方性的招聘网络平台:比如新安人才网,广东卓博等。

这类渠道的招聘应用: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年度套餐,根据需要决定选择全国的,还是区域的;发布职位数多的,还是下载简历数多的。个人认为,越是知名度低的公司,越是应该配置多简历下载,少职位发布套餐,性价比才更高。支持类通用型岗位发布效果一般还好,专业性强的岗位则需要多下载主动联系才能提高可面试人员数字。如果没有异地分支机构,选择一个区域的套餐费用肯定比全国的低,也不影响招聘效果。

其次是简历下载时的关键词检索,主动性的HR有这样几种选择,按公司搜索,按技术专有名词搜索,按职位名称搜索。关键词可以跟公司现有同事询问,也可以在跟候选人沟通的过程中请教。

最后是尽快联系,更新快的求职意向性大,邀约面试成功率更高。

新兴的细分网络招聘渠道

针对蓝领职位的:58,赶集,百姓网等。

针对互联网公司的:拉钩网,内推网,脉脉(APP),哪上班,周伯通招聘等。

针对细分行业职位的:美容人才网,建筑人才网,农业人才网等。

针对大学生的:大街网,应届生,招才猫,一米***等。

引入猎头针对高端的:猎聘,猎上等。

SNS社交网络类招聘渠道

领英,若邻,QQ,微博,博客,开心,人人,豆瓣,知乎等。

论坛类招聘渠道

各高校BBS求职或就业板块,针对程序员的CSDN论坛,IT pub 论坛,地方性门户网站的求职或招聘板块等。

猎头公司渠道

好的猎头公司是保证,好的执行顾问才是关键。用了才知道。。。

市场上较有知名度且还用的起的常见可执行IT类职位猎头公司包括:Manpower,Talent Power,智联招聘猎头部,Fesco Adecco,大翰等。

自媒体

包括HR或公司高层自行开设的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尤以个人微信公众号为新潮。此处和SNS网络有重叠,但侧重内容运营以更好吸引目标人群,方便职位发布和人才获取。

活动论坛培训渠道

既包括HR方面的,也包括技术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论坛如何混入,需要想办法。

内部推荐

威逼利诱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推荐合适的人群以便HR联系确认意愿度和可行度。

推荐奖励是需要的,员工内心认同才是基础。

其他

去张江男聚集地某栋楼微信摇一摇可以试一试么,记得换上好看妹子的头像;

下班后专车守着晚上加班打不到车的徐家汇,人民广场等区域小白领,聊聊公司不可以么;

一栋楼内的公共食堂吃饭的一般都是楼内的邻居吧,能坐对面吗;

......

写了这么多,请你也来跟贴补充好吗?

商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