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域名网为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火遍域名界?

近日最受米友们关注的网站, 不是刚换域名的京东, 也不是刚换LOGO 的玉米网, 而是域名城帮主(版主)“搬山工”原本准备用来做自己米表的500块域名网(500kuai.com).在圈内最火的两个论坛里, 域名城论坛和易名中国论坛上, 都有与500块域名网有关的帖子.500块成了热门词, 似乎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现象, 有米友专门开帖分析, 更有米友注册诸如400kuai 、600kuai 的域名来跟风. 到底500块是一个怎样的网站? 为什么会在米农圈里风生水起? 是因为500块确实够便宜吗? 还是因为能在500块上捡漏呢? 据说有人一次性就在上面买了十几个500块的域名. 有米友才发布上去的域名不到半小时就被秒了, 也有说平时在论坛里标价200没人要, 放上去500居然有人买? 这些问题, 让我们看看同为域名城帮主(版主) 的“jim.ma”是怎么说的.

3月31号,jim.ma 在域名城论坛发了一篇名为《500块的启发与思考》的帖子, 详情如下:

“从一个购买者的角度上看, 价格固定的话, 剩下的就是去比较了, 淘到自己认为更接近价值观的域名这很有意思.

需求是存在的:

小米农手里有大量一注册就定位低端的产品, 在专业平台销售这类产品可能很难受到重视. 在此前我经常去易名上的一口价里找, 偶尔也有收获但机会很少, 后来很少去了因为米的质量越来越差. 那么维护500块这样的平台更多的就是保证域名质量, 不要被垃圾洪水所冲垮, 这要求审核者有着相当专业的眼光, 因为我们都知道来逛的人现在还太专业.

未来是否有更大的发展市场:

也许未来面向站长群体推销是更好的归宿, 因为米农群体太苛刻. 虽然他是一个低端域名很好的套现平台, 但是资源有限的, 低位交易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短期行为, 都挖的差不多了剩下在平台上的就难处理了, 洼地效应一旦被填平优势就没了. 站长则不一样他们群体足够大, 而且有消费潜力, 小站长一能承担500元的成本, 而且很多米农苛刻下的垃圾可能在站长中还是有认可的.

他对大平台的影响:

他对大平台确实是没什么影响, 因为过于低端他只适合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实现, 快速投放大量域名或者大量推广都可能让他瞬间OVER, 因为这是建立在一个一切都很轻的结构上. 这个小平台不具备任何的交易支付功能也没有谈判系统, 仅仅是价格明确让买卖双方都不再纠结. 交易其实是自己解决的, 外来的力量不讲规矩的行为都可以秒杀他, 而且也很难初期获得很好的收益, 推广是需要成本的. 就拿域名城头上的广告来说, 放上一个月是要花钱的. 会有人说500块也可以像卖家收费, 是的这样可以, 羊毛出在羊身上, 任何的多余转出最后导致的就是成本转嫁. 要么价格升高, 要么米质变差, 你选吧? 可不可以少收点呢, 多少算少呢? 域名城这样的论坛会像客户少收么?

,

给我的一个启示:

市场的坚冰并不难打破.

只要少讲空话, 认真去研究拿出真东西(并非精极品) 以米农能接受的价值与价格去交易, 在市场的春天里一定能绽放出你鲜艳的花朵.”

我全文引用了jim.ma 的帖子, 前提是这些观点画龙点睛般的分析了中小域名交易的刚需市场. 此前4.cn 的徐总曾提到以后域名怎么投资, 给所有米友指出了一条明路, 但是域名圈内90的米农玩得还是以小博大的游戏, 受资金限制, 无法去投资硬通货类域名. 而500块的出现, 正如今天另一位米友“逆风寒翎”针对500块现象抛出的观点所述的一样, 这是一种明码实价的地摊模式, 买家和卖家不用你来我往进行谈判, 因只有一个价码, 你看中了, 就买走, 看不上, 就pass. 这种极其简单直白的模式, 其实是更有效地解决了中小米农域名销售渠道问题. 去年上线运营的玉米网, 主打的也是类似此模式的一口价项目. 只不过一个是重、大、广的多平台合作模式, 好比沃尔玛; 另一个是轻、小、细的单一平台, 犹如地摊.

搬山工或许最初只是有“500块能买什么样的域名?”这样一个小小的想法, 但却实实在在的为米农服务了, 所以在此, 我们为他喝彩, 也希望500块能坚持保质保量的运作下去.

内涵趣闻网 www.52new.net

商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