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体积比(c30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及允许偏差?)
C30混凝土各材料体积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坍落度:35-50毫米
水泥强度为32.5;沙子类型;中砂;
石头的最大粒径为40mm;砂率;29%
复合强度:38.2兆帕
材料消耗(千克/立方米)
水泥:427千克
沙子:525公斤
石头:1286公斤
水:175公斤
混合比例:13 . 58381638867
体积比:水泥散装427kg(0.295m3):砂0.34m3:碎石0.887m3:0.175。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
1.C30混凝土配合比,以体积为单位,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坍落度:35-50mm水泥强度等级32.5;沙子类型;中砂;石头的最大粒径为40mm;砂率;29%强度:38.2(兆帕)。
材料消耗(kg/m3):水泥:427kg砂:525Kg石:1286Kg水:175Kg配合比:1:1.3:04044体积比:水泥体积427kg(0.295m3):砂0.34m3:碎石0.887m3:0.175m3
c30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及允许偏差?
混凝土每立方米抗压强度用Mpa表示,也就是说C30混凝土每立方米抗压强度为30Mpa。C30是普通混凝土强度,在整个混凝土强度划分中排名第四,属于中低强度普通等级混凝土。根据现行标准,C30混凝土强度是目前较低的强度等级。
c30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及允许偏差?
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4.3n/mm,c40为19.1 N/mm,c30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1n/mm,c40为26.8 N/mm,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按标准方法制成并养护后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c30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及允许偏差?
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MPA,即30N/mm2。
但这是设计值,实际值一般比这个高。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就没有屈服强度。只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标准。
1混凝土等级和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都是按抗压强度分级,以“标号”为特征。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为“强度等级”。DL/T 5057-19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82-1998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 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都表示为“强度等级”,所以新标准也表示为“强度等级”以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应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抗拉值等指标。在许多大型水电工程中,往往采用指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性指标或极限抗拉值指标作为主要控制指标。
过去用“标号”来描述强度分类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前加汉字“号”,如200号、300号。
根据相关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的英文名称及其强度标准值的首字母相加来表示。比如c
20,C30等。
水利工程仅用强度对混凝土进行分级是不够的。水工混凝土的分类应以多指标等级为特征。如果设计提出四个指标c。
9020、W0。
8、F
50,p0.8510-4,即90天抗压强度为20MPa,抗渗性达到0.8MPa,抗冻融性达到150次冻融循环,极限拉伸值达到0.8510-4。作为这个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这四个指标应该是并列提出的,用任何一个指标来表示都是不合适的。作为水电站的重点工程,还有一些厂房等构筑物。当设计中只提出抗压强度指标时,按强度分级。如果它的年龄是28天,它被c分级。
20.C30表示。
2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的变化符号
在原用标号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表示。
根据相关标准,建筑材料的强度统一用符号“F”表示。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的意思是立方体。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用“fcu,K”表示,其中“K”表示标准值。例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28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表示90d龄期标准抗压强度为15MPa和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表示180d龄期标准抗压强度为15MPa。
3测量单位的变化
我国过去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是kgf/cm2。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实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这个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所以强度的基本单位是1N/m2,也可以写成1Pa。标签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由于N/m2(Pa)太小,一般取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测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在新标准中,强度的测量单位用MPa表示。
4.配制强度配方的改变
计算原标准混凝土强度的公式为:
R=r马克/-t cv
新标准混凝土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fcu,o=fcu,k t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标准强度值MPa设计龄期的混凝土;
t概率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偏差MPa。
原标准的公式与变更后本标准采用的公式无实质性区别。主要引自美国混凝土学会ACI 214-77 《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评定的推荐方法》(1989年重新批准发布)。ACI214-77规定:对于任何设计,所需的平均强度fcr可以根据使用的分散系数(CV)或标准分散()通过公式计算
(1)或(1a)计算得出。
FCR=Fc/1-t Cv
(1)
FCR=Fc’t
(1)
式中:Fcr——要求的平均强度
fc’——规定的设计强度
t概率系数
cv——以小数表示的偏差系数的预测值。
—标准偏差的预测值
在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中,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计算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主要参数。国家标准GB 50204-19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及相关建筑体系中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P)均采用95%,对应的概率系数(T)为1.645,因此混凝土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fcu,o=fcu,k 1.645
在FCU新标准混凝土强度公式中,O=FCU,K T,T值代替常数1.645。这是因为水工混凝土工程结构复杂,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坝和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对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的要求不同。比如重力坝的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一般要求80%,有些轻型坝的P值要求85 %。根据不同混凝土对P值的要求,相应的概率T值见表1。
表1保证率与概率系数的关系
保证率
p( %)65.569.272.575.878.880.082.98590.093.395.097.799.9
概率度
系数t 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840 . 951 . 041 . 281 . 501 . 652 . 03 . 0
5强度标准偏差的选择
在混凝土施工初期,没有混凝土施工抗压强度的实测统计数据,可根据新标准表2中的数值参考选取标准差值。
表2标准差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 9015 c 9020 ~ c 9025 c 9030 ~ c 9035 c 9040 ~ c 9045c 9050
(90d)
混凝土标号用90天龄期表示,其他龄期(如28天、180天)可经过相应换算后选用。
当混凝土进入正常施工阶段时,应根据上月同强度等级、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值(若统计所需试件数在一个月内达不到N值,可延迟至3个月),公式为:
式中:fcu,I——第I组试件的强度,MPa;
mfcu-n组试样的平均强度,MPa;
n——试件数量,应大于30件。
混凝土标准偏差的下限值:通过施工实测强度值计算出的值。空军中尉
值由28日龄的实测强度值计算得出。90天龄期的值一般略大,但28天的值已基本反映了混凝土的质量波动,这也是结合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需要,90天的统计结果滞后一些。28天的统计结果可以有效掌握施工质量的波动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配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采用的值。实际要求动态控制28天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